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配资网上开户,42军的表现可圈可点,尤其是作为解放军的主力部队之一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42军并不是从成立之初便是第四野战军的核心力量。任何一支部队能够跻身主力行列,都是通过一次次战斗的磨砺和积累才打下了这块印记。
42军之所以能逐渐成为主力部队,关键在于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突出表现。特别是124师的英勇表现,为42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124师本就肩负着42军的主力重任,而其他两个非主力师——125师和126师在能力上与124师相比,明显逊色许多。事实上,42军在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时,并非四野中最强的一支,依靠124师的出色发挥,才得以撑起整个军的威风。
125师的375团和126师的三个团都参与了砥平里战斗,然而,在战斗失利后,志愿军总结中明确指出,42军和40军的部队并非主力,反而是较为薄弱的三等团,战斗力较弱。简而言之,这四个团在四野的参战部队中可算是最为薄弱的。
展开剩余80%本文的焦点是这支鲜少被提及的375团。
通常情况下,除非有特殊情况,每个师的第三团通常是其最薄弱的团。显然,375团也并未摆脱这一规律。志愿军入朝后,42军被分成两部分,124师和126师负责东线的美军第10军作战,而125师则负责西线的侧翼支援任务,相较其他各师,125师的任务相对较轻松。
375团的任务是什么呢?他们与人民军的残部联合组成两个游击支队,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。这样的任务无疑是让最不具战斗力的部队承担的,显然,375团就是那个被选择的“最弱部队”。因此,375团在志愿军的第一次和第二次战役中并未参与作战。
第二次战役结束后,375团归建,然而在接下来的第三次战役中,375团依然未能参与主要战斗。
在第三次战役中,125师被赋予了主攻任务,负责攻占道城岘这一天险之地,为124师的推进打开道路。师长王道全命令374团为主攻,373团从右翼突破,而375团则作为师预备队跟随在后。在战斗初期,374团遭遇了进攻的困难,终于在1951年1月1日早晨6点占领了1010高地。然而,得知374团无法继续推进后,王道全急令373团向道城岘发起进攻。373团奋勇前进,却在道城岘西侧的无名高地遭遇阻力。
此时,本应动用预备队375团的时机到了。然而,军长吴瑞林对375团并不信任,焦急之下,他命令124师代师长苏克之亲自率领两个营攻占道城岘。苏克之亲自带队,在373团吸引敌人火力后,成功从东侧山脊突破,攻占了道城岘。
375团作为师预备队,却被124师抢了先,这对375团团长赵立贤来说,无疑是一次颜面尽失的经历。王道全没有时间考虑赵立贤的感受,他命令373团和374团前往赤木里集结,而375团则留下来清剿残敌。
在志愿军入朝的两个月中,375团并未参加任何一次主要战斗。事实上,375团不仅战斗力较弱,兵力也较少。其他参战部队的步兵团通常有接近4000人,而375团仅有3000人左右。尽管如此,由于未参与激烈战斗,375团在第四次战役时反而成了125师中兵力最为雄厚的团。但要注意,375团在第一次战役时的参战兵力为2800余人,到第四次战役时已减员至2000余人,损失可见一斑。
1951年1月29日,375团终于迎来了他们的第一次战斗——茂村伏击战。虽然他们未能完全歼灭美军巡逻队,但这场初战的胜利极大鼓舞了士气。随后,375团还参与了对美军第23团战斗队的伏击战,但实际参与度较低,几乎没有受到实质性的挑战。
然而,随后的战斗中,375团再次迎来了困境。在砥平里战斗中,375团作为配属部队参与了战斗。尽管他们积极进攻,但由于遭遇敌军的炮火、坦克及地雷的压制,伤亡惨重,进攻受到严重阻碍。尽管这是美军的警戒阵地,但375团未能突破敌人的防线,最终未能取得战果。此役之后,375团的表现再次引发了志愿军对其战斗力的质疑,成为战后总结中的一大失利原因。
这场败退影响深远,接下来的机动防御阶段,375团的命运愈加艰难。吴瑞林将375团调到关键的防御阵地,然而,他们面对强大的敌军压力,仍然无法避免惨败。尽管如此,375团并未彻底失败,1连以极少的兵力顽强抵抗,为其他部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。
回顾这些战斗,我们不难看出,375团虽然被认为是志愿军中的“弱队”,但他们依然在一些关键时刻展现了坚韧的战斗精神。尽管在面对美军精锐部队时屡遭挫折,375团的顽强精神和战斗经历,却成为了志愿军历史中的一部分,值得我们铭记。
随着战斗的继续,42军的其他部队逐渐弥补了375团在前期的不足,而375团的顽强抵抗也为其赢得了部分声誉,尽管如此,他们仍旧被视为当时战斗力较弱的部队之一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