荆门晚报通讯员 刘舒丹 记者 张勇
开学季来临,学生们要从轻松的假期模式切换到紧张的学习模式,家长们也面临着孩子作息、学习和情绪管理等方面的挑战。市口腔医院心理一科主任张俊峰提醒,这一时期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,需要科学应对,以免症状加重影响身心健康。
近期,市口腔医院心理一科接诊了多例因开学引发的心理问题。初三学生小刘,成绩一直不错,开学前却出现了严重的焦虑情绪。他常常莫名紧张、担忧,晚上失眠。原来,小刘对初三面临中考的压力过度担忧,害怕自己考不出好成绩,这种焦虑已超出正常范围。还有大一新生小吴,即将踏入大学校门,本应充满期待,却在开学前一周开始焦虑不安。小吴对新环境感到陌生和恐惧,担心自己无法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,与室友相处不好,导致情绪低落,食欲不振。
那么,面对这些开学焦虑问题,家长和学生该如何应对呢?张俊峰主任给出了以下建议:
家长篇
展开剩余60%理解与接纳:家长要认识到孩子的焦虑是正常情绪反应,给予理解和包容,不要指责和说教。告诉孩子“感到紧张很正常,爸爸妈妈会陪你一起面对”,让孩子感受到支持。
积极沟通:采用开放式提问,如“对新学期有什么想法和担忧呀?”引导孩子说出内心想法,而不是一味下达指令。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,给予积极回应,增强亲子间的信任。
调整作息:提前一到两周逐步调整家庭作息时间,让孩子的生活节奏慢慢向开学靠拢。比如,每天早睡早起30分钟,减少娱乐时间,增加学习和阅读时间,避免开学时突然“急刹车”。
创造期待感:可以和孩子一起购买新文具、包书皮,聊聊学校里的好朋友,计划新学期的活动等,让孩子对新学期充满积极期待,缓解焦虑情绪。
学生篇
主动表达:当感到紧张、烦躁时,主动和父母、好朋友或信任的老师交流,把烦恼说出来,释放情绪。他人的倾听和建议可能会让自己豁然开朗。
制定计划:为自己设定新学期的小目标,如每天背诵多少单词、参加某个社团活动等,让学习生活更有方向感和掌控感,减轻焦虑。
学会放松:焦虑时尝试深呼吸、听舒缓音乐、进行适量运动等放松身心。比如,每天进行30分钟的慢跑,能有效缓解焦虑情绪,增强体质。
正面思考:多回忆在学校的开心经历,如和同学的趣事、取得的进步等,帮助自己建立积极的学校印象,以更乐观的心态迎接新学期。
张俊峰主任表示,开学适应期是大脑从“假期模式”到“学习模式”的转换过程,通常会伴随轻微焦虑、烦躁和疲劳,这是正常的生理心理反应。但如果孩子或家长自身的焦虑、失眠、情绪低落等症状持续超过两周,且严重影响日常生活、饮食和社交,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,不要独自承受。通过专业的评估和治疗,能更好地缓解症状配资公司最靠谱三个平台,让孩子和家长顺利度过开学焦虑期,迎接新学期的到来。
发布于:湖北省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